作者:開勝咨詢發布日期:2022-03-25瀏覽人數:539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下稱《規劃》)。為便于理解《規劃》內容,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就相關問題解讀如下。
一、《規劃》的編制背景
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發展智能制造,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以來,通過試點示范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培育、標準體系建設等多措并舉,形成了央地緊密配合、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一是供給能力不斷提升,智能制造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43家。二是支撐體系逐步完善,構建了國際先行的標準體系,發布國家標準300余項,主導制定國際標準42項;培育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近100個。三是推廣應用成效明顯,試點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高45%、產品研制周期平均縮短35%、產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現出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
國際方面,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技術不斷突破并與先進制造技術加速融合,為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更趨激烈,大國戰略博弈進一步聚焦制造業。美德日等工業發達國家均將智能制造作為搶占全球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抓手。國內方面,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點,要堅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提高質量、效率效益,減少資源能源消耗,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二、《規劃》的總體考慮
《規劃》的總體考慮主要有以下3點:
一是突出系統觀念。智能制造是一項持續演進、迭代提升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堅持、分步實施,并行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在深入研究了智能制造理論體系、戰略路徑、目標體系和推進體系的基礎上,提出圍繞智能制造系統的建設,著力打造涵蓋創新、應用、供給和支撐4個體系的智能制造發展生態。同時,聚焦新階段新要求,統籌考慮區域、行業發展差異,充分發揮地方、行業和企業積極性,分層分類系統推動智能制造創新發展。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已由理念普及、試點示范轉向系統創新、深化應用的新階段。但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供給體系適配性不高、創新能力不強、應用深度廣度不夠等突出問題。《規劃》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快系統創新”“深化推廣應用”“加強自主供給”“夯實基礎支撐”等任務。
三是突出融合發展。既突出要加強跨學科、跨領域合作,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又強調要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開展智能化改造,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聯和協同響應,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三、《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著力提升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加快構建智能制造發展生態,持續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變革,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發展數字經濟、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提出推進智能制造的總體路徑是:立足制造本質,緊扣智能特征,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依托制造單元、車間、工廠、供應鏈等載體,構建虛實融合、知識驅動、動態優化、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統,推動制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變革。未來15年通過“兩步走”,加快推動生產方式變革:一是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二是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規劃》提出了2025年三項具體目標:
——轉型升級成效顯著。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制造業企業生產效率、產品良品率、能源資源利用率等顯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顯提升。
——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基礎支撐更加堅實。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構建適應智能制造發展的標準體系和網絡基礎設施,完成200項以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建成120個以上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四、《規劃》的重點任務
結合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現狀和基礎,《規劃》緊扣智能制造發展生態的四個體系,提出“十四五”期間要落實創新、應用、供給和支撐四項重點任務。
(一)加快系統創新,增強融合發展新動能。一是攻克4類關鍵核心技術,包括:基礎技術、先進工藝技術、共性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工業領域的適用性技術。二是構建相關數據字典和信息模型,突破生產過程數據集成和跨平臺、跨領域業務互聯,跨企業信息交互和協同優化以及智能制造系統規劃設計、仿真優化4類系統集成技術。三是建設創新中心、產業化促進機構、試驗驗證平臺等,形成全面支撐行業、區域、企業智能化發展的創新網絡。
(二)深化推廣應用,開拓轉型升級新路徑。一是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開展場景、車間、工廠、供應鏈等多層級的應用示范,培育推廣智能化設計、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智能運維服務等新模式。二是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促進工程,加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智能制造發展。三是拓展智能制造行業應用,針對細分行業特點和痛點,制定實施路線圖,建設行業轉型促進機構,組織開展經驗交流和供需對接等活動,引導各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四是促進區域智能制造發展,鼓勵探索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路徑,加快智能制造進集群、進園區,支持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區。
(三)加強自主供給,壯大產業體系新優勢。一是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主要包括4類:基礎零部件和裝置、通用智能制造裝備、專用智能制造裝備以及融合了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新型智能制造裝備。二是聚力研發工業軟件產品,引導軟件、裝備、用戶等企業以及研究院所等聯合開發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控制執行等工業軟件。三是著力打造系統解決方案,包括面向典型場景和細分行業的專業化解決方案,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輕量化、易維護、低成本解決方案。
(四)夯實基礎支撐,構筑智能制造新保障。一是深入推進標準化工作,持續優化標準頂層設計,制修訂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標準,加快標準貫徹執行,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二是完善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包括網絡、算力、工業互聯網平臺3類基礎設施。三是加強安全保障,推動密碼技術應用、網絡安全和工業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加大網絡安全產業供給,培育安全服務機構,引導企業完善技術防護體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四是強化人才培養,研究制定智能制造領域職業標準,開展大規模職業培訓,建設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培養高端人才。
五、《規劃》部署的專項行動
圍繞創新、應用、供給和支撐等四個方面,《規劃》部署了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行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行動、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行動、工業軟件突破提升行動、智能制造標準領航行動等六個專項行動:
一是開展智能制造技術攻關行動,重點突破基礎技術、先進工藝技術、共性技術以及適用性技術等4類關鍵核心技術,生產過程數據集成、業務互聯、協同優化以及仿真優化等4類系統集成技術。
二是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行動,面向企業轉型升級需要,打造智能場景、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形成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應用示范。
三是開展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行動,針對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原材料、消費品等四個傳統產業的特點和痛點,推動工藝革新、裝備升級、管理優化和生產過程智能化。
四是開展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行動,加快研發基礎零部件和裝置、通用智能制造裝備、專用智能制造裝備以及新型智能制造裝備等四類智能制造裝備。
五是開展工業軟件突破提升行動,加快開發應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控制執行、行業專用及新型軟件等六類工業軟件。
六是開展智能制造標準領航行動,從標準體系建設、研制、推廣應用和國際合作等四個方面,推動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走深走實。
六、《規劃》的保障措施
為確保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的順利實施,《規劃》提出了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加強部門協同和央地協作,充分發揮專家、研究機構和智庫作用等,鼓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加快實施智能制造,形成系統推進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加強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對智能制造領域的投入,鼓勵產業基金、社會資本加大投資,積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三是提升公共服務能力,鼓勵各方建設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研究發布行業和區域智能制造發展指數。
四是深化開放合作,加強國際交流和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國外機構在華建設智能制造研發中心、示范工廠、培訓中心等,推動智能制造裝備、軟件、標準和解決方案“走出去”。
上一篇:中國制造2025